聊了一些關于做好抖音的問題
1.簡單做個自我介紹,大概的創業經歷是啥樣的?
我是技術出身,流量思維,80后,北郵的博士,移動互聯網10年經驗,抖音直播電商3年經驗,職業經歷:技術->產品->銷售->運營->創始人->品牌官->寫文章、分享、企業內訓->項目孵化,我是09年碩士畢業,來北京工作,學的是計算機,2023年7月31日開始創業,4年時間,未融資把公司年利潤做過億。
目前公司300人左右,公司主要業務是互聯網廣告和抖音直播電商全案服務,同時投了多個創業項目:
iMoney試玩IOS/安卓/美國區(ASO)、愛玩互動(游戲發行)、抖查查(數據、短視頻、直播代運營、投放、達人帶貨)、掌心互聯(廣告變現)、漫小驛(抖音圖書帶貨)、杭州愛拍(高品質短視頻)等。
在合作了這么多項目后,波波的心得是找到合適的人合伙能夠快速的開啟一條業務線,裂變式創新的模式非常的爽!
2.我看波總還是個搖滾中年,創業后,搖滾青年變和不變?
中學時學吉他,玩樂隊,為了耍帥,沒想到后面公司年會還能用上,表演一些節目,有時候會做一些原創歌曲,鼓舞士氣。疫情之后年會基本沒開過。但是因為直播電商的到來,確實在抖音發現了一些寶藏直播間,比如菠蘿琴行,已經在里面消費了5萬多了,后面估計還會買買買。每天在家,工作之余會彈彈琴,音樂伴隨生活。
3.在什么的契機下決定做抖音?為啥會選擇數據切入?而且我看貌似,幾個數據公司的學歷背景都還挺高的,這其中有什么共性嗎?如果說抖查查和其他家的區別,我自己覺得是老板的個人色彩更突出,波哥覺得是啥?
之前做移動互聯網流量生意,主要聚焦應用商店,幫助客戶獲取自然流量和付費流量。后面商店流量逐漸被信息流平臺搶奪,所以認準信息流平臺會在未來占據主導,就選擇了最大的信息流平臺:抖音。
因為做互聯網生意的人都懂,數據是做流量至關重要的信息。剛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流量生態,應該以自己擅長的維度進入,比起做內容和做電商,我們更擅長做技術研發,所以選擇了做數據平臺為第一站。
我們和其他數據平臺有本質不同,我們聚焦抖音,幫助品牌和商家做全案營銷服務。其他家側重跨平臺服務更多用戶。我們是做深,其他家是做廣。還有就是別人的老大更擅長融資,喜歡和大佬們打交道。而我個人更聚焦研究業務,所以比較擅長分享一些干貨給創業者。
4.很多功能的上線也是基于你對抖音發展的預判,和當初入局時間點相比,你覺得各個階段抖音的明顯都是啥?
抖音的階段性變化非常明顯。而且來的比較快。基本上3-4個月的時間。流量生態就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調整。因為流量的分配確實應該不斷的追逐新的更優策略,否則就會像之前如日中天的某流量入口型平臺,逐漸被一些利益集團把控,產生很多非良性的商業行為。
大部分創業者進場抖音,都是看到了現在,往往跟不上節奏,實際上應該布局下一個甚至是后面的第二到三個周期。我們做數據平臺,其實是抓住了一個不變的需求,任何需要做流量的玩家,其實都離不開數據分析,不管你是做短視頻流量,還是直播間流量,不管你是做產品宣傳種草,還是直接變現賣貨,更不管你是做免費流量還是付費流量。每個階段都有玩家被淘汰,同時每個階段也會有大量的優質創業者殺入,在平臺中博得一個生態位。
19年我們開始布局數據平臺,當時抖音還是做短視頻賬號的中后期,平臺上面搞笑娛樂的內容偏多,原因是抖音平臺依然在做平臺用戶的原始積累,這個時段,誰的內容能夠讓用戶愛看,我就免費給誰大量的流量。從20年上半年開始,平臺大力推直播,推帶貨,目的是教育幾億用戶從娛樂用戶轉型成為電商用戶。這個時間第一波帶貨達人和主播紅利很大,因為他們在幫助抖音平臺教育用戶的購買習慣。
20年下半年,隨著羅永浩的勢能帶動,更多的商家開始進場抖音。這時候很多早期進場的商家自播流量很好,目的還是在推動更多的B端商家來抖音開店。21年上半年,抖音提出興趣電商,千川平臺上線,主要是商家進來不少,電商用戶又不夠分了,流量有點卷了。所以抖音教育進場的商家,要學會做內容,一邊培養用戶,一邊完成賣貨動作。22年,平臺的主題是全域興趣電商,一但商家理解了平臺的轉化邏輯,學會了做內容的思路。可以通過更多達人的放量,頭部主播的合作,將品牌營銷的全部陣地搬至抖音。
5.我問一個評論區常見的問題“如今做抖音到底難不難?”,如果難的話,到底難在哪?如果簡單的話,到底簡單在哪?你會鼓勵什么樣的人進來做?企業轉型的卡點是什么?
如果你愛他就讓他來做抖音,因為這里是流量的天堂,如果你恨他就忽悠他做抖音,因為這里是卷死人的地獄!
對于有足夠積累的人,抖音是非常好的流量獲取圣地,所謂積累,可以是才藝或知識,某領域的極高人設,或在某一個行業的幾十年經驗,以及強大的供應鏈等。如果達到了卓越的優勢,來抖音可以迅速做起來。
如果本身積累不夠,這時候會有兩種分化,如果能夠放低姿態積極的投入時間精力,先快速學習掌握玩法規則,再通過組建團隊拿到優質的變現資源,也有機會做起來。但是如果帶著一些資源,但是又不夠強,想通過搏一下的方式進場抖音,往往會陷入充分競爭,最后虧面比較大。
我會鼓勵兩種人進來做,一種就是有足夠稀缺的資源,要么就是輸的起的玩家。
企業轉型的卡點,就是各個層級對轉型的態度,因為老底還在,所以很難做到全員一致。老大的認知比較關鍵,不能輕視新的流量生態。之前沒有拿到太多資源的人肯定積極參與轉型,之前的既得利益者可能會比較保守,希望躺在之前的勝利果實里面,守住最后的地盤。轉型成功的企業,無一不是從上到下all in的。
6.從第三方的數據平臺的角度上看,抖音整體的供需情況處于一個什么階段?我記得你在一次分享說:品類>品牌>業務模型>技巧,你覺得尚未崛起的品類還有哪些?
我覺得市面的品類,以賣貨為例,如果淘寶前幾的店鋪商家還沒all in抖音的,就是處于品類紅利期的。其他維度就是,你這個領域的頭部公司,還沒有在抖音里面做出比較好的運轉模式的類目,并且沒有重兵布局的都算。比如,絕大部分to B的生意,如果掌握在抖音的獲客技術,就基本上是藍海。還有就是成交單價在5000以上的很多類目。
7.如果從品牌和白牌兩個角度說,目前行業內的現狀是什么樣的?盈利現狀如何?在抖音上一個做品牌,比如說達到什么樣的數據指標,你覺得就成型了?在貨品一致的情況下,如何能賣出品牌高附加值的溢價?
有些白牌有利潤有規模,少數新銳有規模沒利潤,少數白牌或品牌有利潤沒規模,大多數白牌、品牌沒利潤沒規模。
很多知名品牌認為自己的品牌有很大的A3人群資產在抖音,所以在抖音簡單運營藍V,覆蓋這些用戶,其實能夠覆蓋的用戶遠遠的小于預期。因為在抖音這種充分競爭的內容型流量平臺,不是你有賬號有店鋪就能吸引用戶注意力的。品牌進場抖音,不管你是誰,你要做好品牌二次創業的準備。
很多白牌能夠快速做出干的動的品,但是因為團隊相對草莽,做短期利益的人比較多,容易走賺快錢的路,平臺為了應對會在流量分配上面,素材卡審上面做大量的限制,如果你各方面都做到位了,基本上也不屬于賺快錢了。
品牌達標:
新銳品牌,投放方面,日耗10萬,千川或者隨心推或者抖加,可以穩定住投產,持續運轉,不斷迭代人貨場各方面能力。
國際大牌、國內大牌,抖音品牌廣告年預算破億,全面覆蓋抖音優質種草達人,有穩定的抖音加盟商代理商陣營,有月銷千萬賬號和數個月銷百萬賬號。
8.從18年到22年,在業務模式上,抖音商家是否有一些獨特的創新?是否有類似“裂帛”“韓都衣舍”這樣的淘品牌在抖音生長起來?
其實看到過很多不錯的戰斗,但是沒有看到有人完整的操盤出經典抖品牌案例。不然早就類似羅永浩、新東方這種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態勢了。感覺還是要天時地利人和才會有機會,目前市場的融資環境,包括抖音平臺本身遇到的各種挑戰,還有整體流量生態的變化速度,其實都在為抖品牌的成長制造著各種壓力。
不過越是艱苦的環境,只要能夠生存下來的優秀企業,都會具備強大的生命力,在行情變好的時候,迅速繁衍發展壯大。
9.我們都了解淘系和抖系的不同,那哪些在淘系會踩坑的地方我在抖音可以避免?哪些模式可以在抖音復用?哪些能力必須補齊?我需要針對性的去設計抖音產品去售賣嗎?
抖音不用走刷單的路線,種草拔草一個平臺就能完成,不太需要外部種草引流,想要更多流量和銷量,充錢就能解決。
牛b的供應鏈到哪都牛B,對于用戶購買產品的洞察,選爆品,做店鋪轉化,做活動轉化的能力。
內容能力,投放能力,BD能力,如果你所在的類目很卷就需要。
10.我覺得對于未來兩個崗位會特別吃香,一個是懂數據的直播運營,一個是會做內容的短視頻編導,分開聊一下的話,我們先說數據到底應該怎么用才對?內容能力的缺失如何補齊和訓練?
數據:
1)理解算法原理;
2)分析研究大量案例;
3)基于自己的資源形成適合自己的打法;
4)復盤優化,提升經驗;
內容:
1)設定轉化目標由輕到重(播放、評論、粉絲、私域、低客單、高客單、分享);
2)圍繞轉化目標做持續的內容輸出;
3)不斷優化質量和效率;
4)不斷提升轉化目標;
5)在難熬想放棄的時候找到安慰自己的方法;
1、遞進式活動起號玩法
(私信回復“抖音玩法”獲取原圖)
遞進式活動起號玩法,通過迎合直播算法,遞進式拉動直播權重,平衡性獲得直播推薦流量,目前遞進式在個人直播間單月貢獻量級1000萬GMV。
2、短視頻測爆款玩法
(私信回復“抖音玩法”獲取原圖)
短視頻測爆款玩法,相比較傳統的短視頻測爆款,這套玩法能獲得更高的精準自然推薦,普遍應用在服裝、食品直播間,單月貢獻量級2000萬GMV。
3、單品千川投放玩法
(私信回復“抖音玩法”獲取原圖)
千川單品玩法,單品單投放策略,極大降低混品投放門檻,目前在我的直播間月貢獻量級超過5000萬GMV,是我個人應用最多的直播間玩法。
4、三駕馬車混合流量玩法
(私信回復“抖音玩法”獲取原圖)
三駕馬車玩法,三駕馬車的流量結構是未來直播形式中最穩定的模式,但操作過程較為復雜,目前占有月GMV不足1000萬,新手團隊不推薦。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,均為采集網絡資源。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系本站刪除。